楼道灯更亮了,花园更美了,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笑容也更真诚了——这一切都源于太阳门小区一场关于“如何花钱”的深刻变革。
“信托制物业的核心在于重塑了业主、业委会与物业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心航社工在太阳门小区的专题培力行动中开门见山。物业企业作为受托人,全体业主成为受益人,物业费是全体业主的共有基金。
而物业企业则依约提供优质服务并获取固定酬金。在这一模式下,开放式预算成为实现财务透明、保障业主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的关键载体。
新模式的困惑
随着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在太阳门小区成功落地,小区治理迈入了以“公开透明、信义为本”为核心的新阶段。然而,新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物业公司与业主治理代表在实践中共同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在年度服务周期内,既定的小区服务预算是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可以,应遵循何种原则、标准和程序进行变更?
这一问题已成为各方争议与困惑的焦点。预算是否一经确定便不可更改?还是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以应对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寻找平衡点
心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特组织本次专题培力行动,旨在破解难题,夯实信托制平稳运行的财务基础。作为中立的促进者,心航社工引导会议走向建设性解决方案。
社工首先重申了信托制“权属归业主、管理受监督”的核心理念。明确预算是实现服务目标的工具和计划,而非一成不变的枷锁。
当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时,预算理应进行动态、审慎、透明的调整,这本身就是对全体业主负责的表现。
分类讨论达共识
会议引导各方对可能触发预算调整的情景进行分类讨论,并初步达成共识。
针对突发性的、不可预见的紧急维修(如水泵爆裂、电梯重大故障、消防设施紧急更新等),为保证小区基本运行安全,可启动应急程序。
对于因服务标准提升、业主新增共识性需求或原预算项目明显不适用等情况,应由物业公司或治理小组提出调整方案(包括增、减、调剂),并附具详细的说明和依据。
程序正义三步走
会议最终确立了预算动态调整的“三步走”程序,并明确了各方权责。
**步:提案与公示。物业公司或信义治理临时小组均可发起预算调整动议。动议必须包含《调整方案说明》、《费用测算明细》及《调整必要性论证》。该方案必须在小区公告栏、业主群等平台进行不少于7日的公示。
第二步:审议与磋商。信义治理临时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业主意见,并组织与物业公司进行专题磋商。对于小额微调或紧急事项,可授权临时小组在公示后代表业主进行决策。
第三步:决议与备案。重大预算调整必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调整后的预算案作为原年度预算的补充附件,向全体业主公告。
太阳门小区的信托制探索已经从结构搭建深化至精细化管理的新层面。
通过这次培力行动,各方共同确立了预算调整的触发条件、分类处理方法和核心程序,为构建长期稳定、互信合作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信任源于透明,合作始于理解。如今,太阳门小区的业主们真正实现了对自己“钱袋子”的有效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