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断“蜘蛛网”,化解居民心结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9-03
来源:金牛区西南交通大学社区

太阳门小区的上空,正被一张越织越密的“网”困住。

这不是蜘蛛的杰作,而是数不清的网络线路杂乱缠绕形成的“空中蛛网”。它们纵横交错、低垂悬挂,不仅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美观,更埋下了重重安全隐患:老人孩子走路容易绊倒,线路老化可能引发火灾,雷雨天气更令人提心吊胆。

近期,不少居民向物业反映,甚至有些情绪激动。“我们每年都交物业费,为什么连基本的安全整洁都保障不了?”一位居民代表在调解会上说道。更让人忧心的是,新的网线还在不断拉设,旧患未除,新忧又添。

矛盾,一触即发。

调解会议:僵持的双方,不清的“线”

在随后召开的纠纷调解会议上,居民代表和物业公司各执一词,气氛一度紧张。

居民们认为,物业作为小区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主动牵头整治。“这些乱线不是一天形成的,物业长期视而不见,就是管理缺位!”他们要求,物业必须立即对全部网线——包括历史遗留的和新近拉设的——进行统一规范的整理和捆扎,还小区整洁与安全。

图片

物业公司也有满腹苦水。负责人坦言,网线杂乱确是事实,但问题错综复杂:“这些线缆分属不同运营商、不同时期,产权关系混乱,我们物业没有权力擅自处理。”他们担心,如果贸然剪线、整理,反而会引发与运营商或特定业主之间的法律纠纷。

一方是迫切要求安全美观的业主,另一方是心有顾虑、权限有限的物业。调解会议陷入僵局,问题的死结仿佛悬在了半空,和那些混乱的网线一样,找不到头绪。

破局:社工介入,从“扯皮”到“搭桥”

关键时刻,心航社工的专业调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并没有急于判定谁对谁错,而是首先做起了情绪的“消防员”。一方面,他们积极安抚居民,肯定其诉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引导大家换位思考,理解物业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面临的现实与法律困境。

紧接着,社工巧妙地将对话焦点从“谁的责任”转向“怎么解决”,倡导“区分新旧、分步处理”的务实原则。

这一转变,让原本对立的气氛开始融化。对话不再是指责与辩解,而是共同寻找那把能解开乱麻的“钥匙”。

共识:三分方案,让责任落地

经过多方诚恳磋商,一套清晰、可行、责任到人的行动方案终于出炉:

针对新增网线,物业“亮剑”:物业公司承诺加强日常巡查,对任何不规范的新拉网线行为立即制止,并责令相关单位或个人按要求整改,坚决杜绝“前整后乱”。此举明确了物业对未来秩序的管控责任。

针对存量乱线,物业“牵头”:物业公司承诺主动出击,尽快联系移动、联通、电信等各家运营商,发函通报、组织协调,要求各运营商限期对自身产权线路进行自查、整理、捆扎和标识。物业负责全程跟踪,确保整改到位。

居民共治,当好“监督员”:由信义治理临时小组和热心居民代表组成监督队,及时向物业反馈新问题,并在物业协调过程中积极配合,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

图片

这份共识方案,既回应了居民对安全美观的核心诉求,也考虑了物业工作的实际难度,更赋予了居民参与治理的角色,赢得了双方的一致认可。

太阳门小区的“线”理顺了,居民的“心”也舒畅了。

这场成功的调解启示我们,社区治理中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往往并非无解。关键在于能否搭建起真诚沟通的桥梁,引导各方跳出争执、面向解决方案。通过物业、居民、专业组织及相关单位的多方协作,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再乱的“线头”也能理清,再难的心结也能化解。

这才是通往和谐宜居社区的真正捷径。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