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情重阳:代际互动打破年龄壁垒

四川电视台峨眉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10-30
来源:青羊区金沙遗址社区

2025年10月26日的金沙遗址社区,一场以“代际共融·情暖重阳”为主题的重阳节活动,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区聚会,更是连接两代人情感与文化的温馨桥梁。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青少年与长者们在笑声与学习中,共同书写了一段关于传承与关怀的暖心故事。

图片
图片

当银发族遇见Z世代:跨越数字鸿沟的温暖握手

“时光交换站”成为当天最受瞩目的环节。在这里,年轻一代耐心地指导银发族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从微信视频通话到健康码调取,从在线支付到生活服务应用。一位社区老人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手机是个冷冰冰的东西,今天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和外地孙子视频,感觉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图片
图片

而另一侧,长者们则化身传统技艺的传授者,手把手教青少年制作茱萸香囊与艾草锤。一针一线间,不仅是重阳节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更是两代人情感的悄然传递。这些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香囊和艾草锤,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有形纽带。

集体生日会:两代人共享的甜蜜时光

活动特别设置的集体生日会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青少年与长者们携手完成纸杯蛋糕的制作,在奶油的甜香中,年龄的界限悄然消融。才艺表演环节,孩子们用歌声、舞蹈和诗朗诵为长者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每一句歌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长辈的敬意与爱意。

图片
图片

最令人动容的是,当《生日快乐》的旋律响起,两代人共同许下的愿望虽然各不相同,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如此相似。这一刻,社区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成为了充满温情的大家庭。

时光记忆树:代际血脉的永恒印记

“时光记忆树”环节以其独特的创意深深打动了每位参与者。在巨大的树形画布前,从稚嫩孩童到白发长者,大家纷纷蘸上彩色颜料,按下自己的手印。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手印逐渐汇聚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象征着代际之间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情感纽带。

图片

一位带着孙女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指着画布上紧挨着的两个手印说:“这是我的,这是孙女的。很多年后,当我们再看这幅画,一定会想起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

构建可持续的邻里互助网络

活动最具前瞻性的设计在于“代际伙伴”结对机制与互助联系卡的发放。这不仅是单次活动的创新,更是构建长期可持续邻里互助网络的重要尝试。通过建立固定的结对关系,青少年与老年人之间形成了超越活动本身的情感联结。

图片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结对机制将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可以定期为长者提供数码产品使用指导,而长者们则可以分享生活智慧与传统技艺。这种双向的给予与收获,让代际共融从活动理念转化为切实的社区实践。

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双向赋能

本次活动的深层意义在于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完美结合。通过茱萸香囊、艾草锤等传统物件的制作,重阳节的文化基因得以在年轻一代中传承;而智能手机教学等环节,则体现了社区对老年群体现实需求的关注与回应。

图片

“代际共融·情暖重阳”的主题实践中,金沙遗址社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传统节日现代化、社区治理人性化的创新路径。老年群体在活动中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找回了社区归属感;青少年则在服务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与同理心。

图片

当活动落下帷幕,留在参与者心中的不仅是欢乐的记忆,更是对代际关系、邻里情谊的重新认识。金沙遗址社区的这次实践证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社区的温度可以完美融合,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敬老爱亲故事。

这份温暖不会随着活动结束而消散,它将继续在结对伙伴的日常互动中延续,在社区邻里间的善意中生长,在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中永恒。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