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孩子画笔下的祠堂街,惊艳了!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9-22
来源:青羊区祠堂街社区

9月20日的祠堂街社区,一群孩子坐在画板前,李家钰故居的古朴门窗、人民公园的百年纪念碑,在他们笔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图片
图片

金秋的微风轻拂过祠堂街,五十多位小朋友手执画笔,散布在社区各个角落,将青砖黛瓦、历史记忆一一收拢于画纸之上。这场由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祠堂街社区主办、素工文创服务中心承办的“祠堂写生映文脉”活动,让古老的社区在孩子们的笔触中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精选点位:每处风景都是一堂历史课

活动精心选取的三个写生点位,各具独特文化内涵。

在祠堂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孩子们将现代社区“服务枢纽”与包家巷的市井生活一同绘入画中;站在李家钰故居前,古朴的墙面与门窗吸引着孩子们用细腻笔触复刻历史风貌;而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的巍峨矗立,更让小朋友们在绘画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

图片
图片

这些点位串联起的,不仅是一条写生路线,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童眼看社区:笔尖下的文化传承

“老师,这个窗户的花纹好特别!”“纪念碑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写生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

图片
图片

相较于成年人容易被技法束缚,孩子们的作品更显质朴与生动。他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每个建筑背后的历史厚重感,但却能用自己的视角捕捉到祠堂街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随着时间推移,一幅幅充满童真但又饱含深情的画作逐渐呈现。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景物的简单描摹,更是孩子们对脚下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直观表达。

多元联动:社区治理的新探索

此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社区与商家、社会组织的紧密合作。

素工文创服务中心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其在文化创意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和指导支持。而祠堂街辖区的商家们也积极响应,纷纷提供场地、材料等必要支持,共同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多元联动的模式,展现了社区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能让他们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社区。”祠堂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多元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正如近期万宁市探索“宗祠+”文化传承新模式所展现的,当古建筑遇见新时代的文明实践,百年文化便能焕发别样生机。祠堂街社区的这次写生活动,正是让居民走进特色场景,以艺术视角发现美、记录美,既留存社区文化符号,也加深居民归属感。

图片
图片

未来,社区将继续以多元文化活动为纽带,搭建更多参与平台,让本土文脉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绽放光彩。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