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咖啡馆”讨论,30位垃圾分类协管员为社区环境治理开出良方
2025年9月12日,新南社区联合金牛区众心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绿色接力·志愿同行”赋能培训活动。这场专门为垃圾分类协管员打造的培训盛宴,通过知识宣讲和分组讨论形式,全面提升协管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来自新南家苑和国防家苑的30名垃圾分类协管员齐聚一堂,深入学习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共商社区环境治理大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协管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投身垃圾分类工作。
专业培训:夯实垃圾分类知识基础
新南社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特别组织了本次赋能培训活动。30名来自不同小区的垃圾分类协管员参加了这场内容丰富的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同时还详细解读了《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目标任务和《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及细则》等文件。
宣讲社工通过政策解读、前后对比照片展示、未分类垃圾焚烧危害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协管员们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场还进行了随机测试,检验协管员对垃圾分类知识和职责的掌握程度。
世界咖啡馆:创新形式激发讨论热情
本次培训采用创新的“世界咖啡馆”讨论模式,让协管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大家展开了四个方面的深入讨论。
协管员们首先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垃圾分类现象,既肯定了做得好的方面,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随后,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循环再利用以及如何利用。
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成为讨论的焦点,协管员们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大家对所在社区的垃圾投放点进行了评估,指出了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务实建言:协管员开出治理良方
通过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协管员们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的建议,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针对“一包丢、随手丢、门口丢和免费丢”四类现象,建议加强巡查和曝光力度。有协管员提出可将有害垃圾投放点设置在每层电梯出口,由保洁人员打扫卫生时一并带走,提高回收效率。
还有建议指出应加强巡查和宣传,鼓励居民及时将家中堆放的可回收垃圾拿到环保小站售卖。对于垃圾清运,建议环卫公司人员每天清运后为垃圾桶套袋,每周清洗一到两次。
改善垃圾投放点投放通道位置,使其更便于居民准确投放,也是讨论中提出的实用建议之一。
赋能成效: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培训结束后,垃圾分类协管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更增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位参与培训的协管员表示:“这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以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更加贴近人心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
新南社区将继续组织垃圾分类协管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更多人践行垃圾分类,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培训结束后,协管员们回到各自岗位,带着新的知识和热情投入工作。
他们不仅是垃圾分类的监督者,更是绿色生活的传播者。从正确分类到循环利用,从劝导引导到设施优化,每一个细节都在悄然改变。
新南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协管员们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桥梁,共建清洁家园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