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下走到台上,从旁观变为参与,9月11日的永丰社区评审会上,普通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角。
9月11日,永丰社区组织召开2025年善治微公益项目立项评审会。近40位社区两委成员、议事会代表、自组织负责人和居民骨干齐聚一堂,共同评审24个微公益项目。
项目代表们轮番上台,清晰阐述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实施计划。评审团从社区需求契合度、内容设计、可行性等多维度进行严格评审,现场交流热烈、思维碰撞。
社区治理新篇章:从“旁观”到“主办”的转变
永丰社区2025年善治微公益项目立项评审会标志着社区治理进入了新阶段。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评审会,更是社区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甚至“主办者”的重要平台。
社区治理的主体应当是居民本身。永丰社区通过善治微公益创投项目,为普通居民提供了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让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
评审会现场气氛热烈,近40位社区各方代表积极参与。社区两委、社区议事会、社区自组织负责人及居民骨干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
24个微创投项目,涵盖社区治理多个领域
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和筛选,共有24个微创投项目入围本次立项评审会。这些项目来源于社区自组织、网格队伍、院落小区、驻区单位等多个主体提出的30余个申报意向。
项目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院落治理、志愿服务、社区教育、邻里互助、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每个项目都凝聚了申报团队对社区问题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从单个院落的微更新到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从邻里互助到环境整治,这些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都直指社区治理中的具体问题,展现了社区多元主体对社区发展的共同关注。
评审严格专业,确保项目可行有效
评审会现场,各申报项目代表通过生动、详实的介绍,阐述了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计划和预期效果。评审过程严格而专业。
由社区议事会、居民骨干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团,依据成都社区微公益创投的有关政策要求,从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社区需求契合度、内容设计、可行性以及预算合理性都是评审的关键指标。
评审成员认真聆听每个项目的陈述,不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与申报代表展开深入交流。这场评审不仅是对项目的确认,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
微公益创投:小资金激发大能量
善治微公益项目作为永丰社区2025年保障资金项目“善治永丰-微公益创投项目”的子项目,虽然资助金额不大,但却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巨大能量。
执行机构在社区的领导下,通过分类划片指导申报的方式,引导各个主体提出申报意向。这种细致的指导工作确保了项目申报的质量和针对性。
微公益创投的特点在于“微”字——项目微小、资金微量,但正是这种小而精的特点,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更多普通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从评审到实施:助力项目落地生根
评审会结束后,社区将评选出一批优质项目,经审定公示和优化后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这个过程确保了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每个入选项目都将获得社区的支持,回应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真正落地实施,最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概念到现实,微公益项目正在成为改变社区的重要力量。
项目实施的过程也将成为居民能力建设的过程。通过亲自设计和实施社区项目,居民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永丰社区将以此次评审会为起点,持续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实践。
那些获得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的优质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环境整治到邻里互助,从志愿服务到社区教育,微公益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社区面貌。
居民们不再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真正成为了社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