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居民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粽子,也串起了邻里间浓浓的情谊。
2025年5月29日,在新鸿社区鸿义仓,一场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正在温馨举行。由新鸿社区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悦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这场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现场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当天清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早早来到鸿义仓,开始忙碌地布置场地。他们精心准备了充足的糯米、粽叶、红枣和绳子等材料,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对居民的关爱。
上午9:30,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社区负责人首先致辞,向居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强调了本次活动旨在传承文化、增进邻里情谊的重要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的节日,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负责人的话语让在场居民对这场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待。
包粽子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经验丰富的“包粽能手”们大显身手,她们熟练地拿起粽叶,轻轻一卷就成了一个精巧的漏斗状,填入糯米和红枣后,手指灵活地包裹、捆扎,一个个饱满紧实的粽子就在她们手中诞生了。
新手们也不甘示弱,虚心地向老手请教。在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粽叶要卷得紧,米要填得适量,绳子要捆得扎实。虽然最初包出的粽子形状各异,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多年没包过粽子了,今天重新找回这种感觉真好!”一位居民边包粽子边感慨道。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居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活动现场,最动人的是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馨场面。年轻人向长者学习传统包粽技艺,长者们也耐心地手把手教导,传统文化的薪火在指尖传递。
亲子家庭更是其乐融融,家长们一边教孩子包粽子,一边讲述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由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整个鸿义仓内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欢快的笑声。居民们在劳作中交流感情,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原本不太熟悉的邻居通过这次活动变成了朋友。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将大家包好的粽子进行了分类整理。居民们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节日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
一个个粽子,承载的不仅是美味,更是邻里间的温情与关爱。这次活动让居民们体验了传统节日的魅力,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更增进了社区邻里的沟通与交流。
居民们纷纷表示,希望社区今后能多举办此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家在享受活动乐趣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夕阳西下,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居民们手提着自己包制的粽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清香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红枣,更是邻里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鸿社区通过此次端午节活动,不仅让居民重温了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搭建了邻里交流的桥梁,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份浓浓的人情味,正是新时代社区建设最宝贵的财富。
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这一片粽香中悄然生根发芽,等待着下一次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