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心灵结界!这场特殊群体的亲子沙龙让爱在默契中绽放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8-19
来源:新鸿社区

一幅稚嫩的画,一个终于被读懂的眼神,一场游戏中的会心大笑——这些寻常家庭司空见惯的片段,对某些家庭而言却珍贵如星光。

图片

7月5日,新鸿社区一楼会议室里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一群特殊的孩子和家长相聚于此,在“心灵相通亲子心理健康沙龙”中尝试打开那扇久未开启的心门。这里没有说教,没有评判,只有温暖的支持和耐心的等待,以及一次次打破沉默的尝试。

这是由新鸿社区携手成都市金牛区悦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一方天地,专注于特殊群体亲子关系中那些难以言说的痛点,也照亮那些被忽视的情感需求。

搭建沟通桥梁,从“心”开始的认识

活动伊始,“趣味自我介绍”环节轻轻推开彼此的心墙。没有标准答案,不设预期反应,孩子与家长依次起身,说出自己的名字与喜好——有些孩子言语流畅,有些则借助手势与图画。

图片

就是一个这样简单的开始,却让许多家长**次发现:“原来我的孩子喜欢星空”,“原来妈妈最爱的是向日葵”。那些日常被情绪和压力掩盖的细节,在这一刻悄然浮现。

知识与技巧,亲子沟通的双向赋能

紧接着的心理健康讲座,摒弃晦涩的专业术语,转而使用“通俗话语”+“实用场景”的组合模式。讲师从特殊群体亲子家庭最常见的情绪堵点、沟通断点入手,配以真实的生活案例。

图片

“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找到他能听懂的表达方式。”一位家长在听到沟通技巧环节时喃喃自语。重点不仅在于“如何说”,更在于“如何听”,工作员演示了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视觉辅助和情绪卡片帮助亲子实现有效对话。

现场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识别情绪信号、学习缓解压力的呼吸方法,不少家庭拿出手机拍下PPT上的策略提示——“这些我们回家还能继续练”。

游戏见真情,默契在笑声中重建

随后的“心有灵犀·你画我猜”互动将会场气氛推至高潮。孩子负责画,家长来猜;或家长表演,孩子理解。一开始许多小组略显生疏,笔画混乱、猜测偏离,但随着一轮轮尝试,默契悄然生长。

一个总是回避眼神接触的小男孩,一次次抬头望向努力猜答案的妈妈;一个总因女儿“反应慢”而焦急的父亲,终于学会了停下来、看着她的眼睛等待。

图片

画笔歪斜却真诚,答案离谱却温暖。游戏成为打破日常角色固化的钥匙,在不需要“正确”的空间里,亲子之间找回了轻松与信任。

不止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温柔的社会支持

这场沙龙并不旨在“解决问题”,而是提供“陪伴”和“看见”。它让这些常感孤单的家庭意识到:你们并不特殊到独自挣扎,有很多家庭如同你们一样,在沟通之路磕绊前行却又彼此扶持。

组织方悦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代表谈到:“很多特殊群体的亲子家庭长期缺乏社会支持网络,他们往往因害怕异样眼光而选择回避社交场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包容、安全且富有乐趣的活动,让他们走出来,也被看见。

图片

活动结束后,会议室仍回荡着轻轻的交谈声。一位母亲红着眼圈却带着笑容说道:“我一直以为只有我在挣扎,今天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一起笑,哪怕仍然困难,但不怕了。”

“心灵的共舞”,不总是与完美和流畅相关。有时候,它只是始于一场你画我猜的游戏、一次结结巴巴的自我介绍,或是——共同尝试理解的勇气。

这一切,正在新鸿社区悄悄发芽……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