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社区122栋李婆婆最近连自家窗户都不敢开。每次走到窗边,楼下那一片加宽加高的防护栏就扎进眼里——更扎心的是护栏顶铺的假草坪,简直成了垃圾和雨水的“收纳筐”。“这日子怎么过?”多次协商未果后,委屈又愤怒的李婆婆甚至拿起木棍,不分昼夜地敲打护栏泄愤,邻里安宁被刺耳的敲击声打破。
社区网格员**时间踏进现场。眼前的景象印证了李婆婆的控诉:护栏明显超出常规尺寸,顶部假草上堆积的污物清晰可见,生活环境确受侵扰。社区迅速组织调解,可双方一碰面就火星四溅,楼下业主态度强硬,拒绝整改。调解陷入僵局,邻里矛盾一触即发。
破局,始于社区那份不放弃的执着。网格员没有退缩,而是反复登门,楼上楼下两头跑,耐心倾听,苦口婆心讲情说理。同时,社区一边安抚李婆婆激动的情绪,一边敏锐地将问题升级——迅速上报至街道办事处。很快,街道执法中队到场核查,一锤定音:此护栏确属违建! 一纸整改通知书,带着法律的威严送达楼下业主手中。
在执法中队的有力督促下,一度僵持的楼下业主终于动手了。加宽的部分被拆除,加高的结构被降低,那片惹祸的假草坪也被清理干净。护栏终于恢复了合规的模样。李婆婆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久违的清风,终于能再次自由地吹进她的家。
这场一波三折的护栏纠纷,是民安社区基层治理韧性的生动写照。网格员的前沿“哨点”作用、社区班子的快速响应与情绪疏导能力、以及与街道执法部门的高效联动机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清晰传递一个信号:在构建和谐社区的道路上,既要有春风化雨的耐心调解,更要有坚守规则底线的法治力量。为民解忧,既要用心用情,也要用法用力!
民安社区将持续擦亮“探头”、延伸“触角”,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居民最安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