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辆满载期待的大巴,54颗热忱的心,从新鸿社区出发,驶向学府深处。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访,更是一场社区微公益创投的“寻宝之旅”。当自组织成员们带着问题走出去,带回来的,是满箩筐的金点子与沉甸甸的协作信心。

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如何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自组织的力量怎样有效凝聚?带着这些沉甸甸的课题,新鸿社区联合成都市金牛区悦享工作服务中心,精心策划了一场“交流互鉴,汲取经验”的社区自组织外出参访活动。54位活跃在微创投一线的自组织成员及志愿者,怀揣着学习与交流的渴望,踏上了前往学府社区的求知之路。
活动当天,参访团准时集结于新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签到完毕,大巴车满载着热切的求知欲,驶向目的地——学府社区。在这里,一场关于社区治理智慧与自组织活力的深度探索正式开启。

沉浸式体验:小院落里的大文章
在学府社区工作人员江老师、姚老师的引领下,参访团深入学府芳邻二期、民律苑等特色院落。一步一景,皆是学问。老师们结合实例,倾囊相授:
* 环境焕新术: 如何巧妙进行院落环境整治,打造既美观又实用的社区微景观?
* 文化浸润法: 怎样营造**特色的社区文化氛围,让家园更有温度?
* 自治活力源: 那些行之有效的居民议事机制如何运行,激发居民“当家作主”的内生动力?
从精巧的空间规划到充满智慧的自治实践,学府社区在细微处见真章的治理“绣花功夫”,让参访成员频频点头,手机镜头记录不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

四方茶社:一场干货满满的“头脑风暴”
实地走访意犹未尽,更深层次的交流在学府社区老年协会的“四方茶社”热烈展开。老年协会自组织负责人段会长成为焦点。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协会的“成长密码”:
* 从无到有: 协会的发展历程与稳固的组织架构如何搭建?
* 特色为王: 如何策划并持续开展吸引居民、富有生命力的特色活动?
* 可持续之道: 在志愿义务经营“四方茶社”、服务居民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宝贵的运营经验与心得?

聚焦痛点,共寻良方
段会长的分享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新鸿社区自组织成员的话匣子。大家围绕团队凝聚力提升、资源高效整合、项目创意策划与落地执行、组织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关切,抛出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瓶颈。学府社区的同仁们结合自身实践,真诚分享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现场讨论热烈,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为破解难题、优化服务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归程满载:把“学府经验”种在新鸿土壤
这场精心组织的“走出去”学习之旅,对新鸿社区的自组织成员而言,是一次视野的开拓,更是一次能力的“集体充电”。学府社区在社区精细化治理和自组织培育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扎实实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为今后新鸿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的深化开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取经”归来,步履未停。新鸿社区的自组织力量,正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笔记本上记录的经验,更是推动社区微创投项目提质增效、创新突破的信心与决心。当学府的智慧种子在新鸿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解决社区痛点、满足居民需求的微公益项目将如繁花般绽放,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贡献生生不息的“自”力量。这趟满载而归的旅程,正是社区治理创新路上,最生动的实践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