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笔勾勒千年脊梁,数字刷新文化自信。
2025年7月13日下午,金沙遗址社区活动室内光影流转,一场名为“流光溢彩·寻迹路——探寻世界文化遗产之美”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金沙遗址社区、成都市青羊区素工文创服务中心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携手,带领居民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华文明探索之旅。


“本周五,我们刚刚迎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金沙遗址博物馆资深讲师唐老师的声音充满感染力。他从中国世界遗产的三大类别娓娓道来——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当PPT上清晰打出最新数据“60项”,尤其是重点介绍刚刚新鲜“入遗”的西夏陵时,现场居民发出一阵惊叹。唐老师深厚的专业积淀与生动的讲述,将41项文化遗产的厚重、15项自然遗产的奇绝、4项双重遗产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参与者仿佛置身于千年的文明长河之中,深切感受着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文化瑰宝所蕴含的博大精深。


知识的浸润之后,是情感的倾注与技艺的实践。社工们精心准备了长城主题油画材料包,将“世界十大遗产”之一的万里长城请到了居民面前。画笔在画布上沙沙作响,或精心勾勒着雄关漫道的轮廓,或用心调和着砖石与山峦的色彩。大家专注的神情中,是对这一人类奇迹的敬畏与再现其雄伟壮丽与历史沧桑的渴望。“亲手画过才知道,这一砖一石凝聚了多少艰辛与智慧,”一位参与者凝视着自己的画作,由衷感慨,“仿佛触摸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交流声、赞叹声此起彼伏,动手绘制的体验让长城这一文化符号从抽象的认知跃升为具象的热爱。


短短两小时的“流光溢彩·寻迹路”,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让居民清晰了解到中国“60+”项世界遗产的恢弘版图与最新动态,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体验。当居民们亲手描绘长城的脊梁,那份对民族智慧结晶的赞叹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也在心间悄然扎根。


历史遗产从不是冰冷的名单,而是民族血脉的鲜活印记。
金沙遗址社区以“绘”为媒,让世界遗产从名录走进生活,在居民心中种下守护与传承的种子。随着“探寻世界文化遗产之美”系列活动的展开,更多沉睡的瑰宝将被唤醒,成为点亮社区、滋养心灵的永恒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