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画纸,可以承载多少心事?
一次倾听,又能融化多少坚冰?
在泸州,有这样一位心灵守护者,她执笔为灯,摆渡心灵,让上千个家庭在迷惘中找到方向。值此525世界心理健康日,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心理咨询师袁语的温暖世界。

画笔为钥,解锁心灵密码
在逸心心理咨询工作室,色彩与线条不仅是艺术,更是心灵的密语。***心理咨询师、笔记分析师与曼陀罗绘画疗愈师袁语,坚信“疗愈,始于真正的看见”。



一位被学业重压击垮、夜不能寐的少女,在曼陀罗画布上肆意泼洒情绪,最终找回了失落的学习动力。

一位深陷职场漩涡、迷失自我的中年人,通过袁语专业的笔记分析,重新触摸到自我认同的温度。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未完成的画,”袁语凝视着一幅幅饱含情感的作品,目光温柔而坚定,“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她们找到缺失的色彩,让这幅画重新生动起来。”

灯火长明,守护青春渡口
中高考季,逸心心理咨询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这里成了焦虑学子与家庭临时的避风港。袁语和她的团队运用催眠放松、家庭动力调整、认知行为训练、曼陀罗情绪释放、团体沙盘模拟等多元化技术,为考生们重构心态。

一名模拟考失利后自我怀疑的高三学生,在深度催眠中找回了被分数掩盖的自信光芒。

一对因学业压力剑拔弩张的母子,在沙盘游戏的方寸天地间,重新搭建起理解的桥梁。

“考试只是人生的一个路口,绝非终点。”袁语这句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了无数家庭的“定心丸”。

高三学生伽逸:“到这里来,我觉得很放松,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紧张感。每次考试前来这里,紧绷的神经就舒缓了,走进考场时感觉更踏实,发挥也更好。”

学生彤彤:“画画的时候,就像刚刚画的那朵向日葵,它代表着向阳而生。握着画笔的每一刻,我都感到由衷的快乐和开心。和袁老师相处,感觉特别和谐、舒服。”
脚步丈量,让心灯燎原
袁语的战场,远不止于安静的咨询室。
她走进校园,为留守儿童带去团体心理课,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阳光。

她深入社区,为时刻面临生死考验的消防员提供专业的应激心理疏导,守护这些“逆行者”的心灵健康。

袁语深知,心理健康服务必须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为此,她带领团队每年举办公益讲座超过50场,惠及群众上万人次。在江阳区的新春游园活动中,她精心设计的情绪解压小游戏,让数百名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释放了积压的压力。





袁语谈初心:
“在传统心理咨询之外,我更多采用的是技术的整合,比如催眠、意象对话、曼陀罗绘画,还有小物件、卡牌等。我希望在我能力范围内,去呼应更多家长的需求,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普及活动、读书会...让更多人重视心理健康,这是我最想做的事。”


“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我希望能带动我的徒弟、我的学生们,一起去做公益读书会,让这份关于心灵的认知,如星火般传递开来,点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束光,能刺破黑暗;一颗心,可温暖万千灵魂。在525心理健康日,我们致敬像袁语这样的心灵守护者——她以专业为笔,以共情为墨,在生命的画卷上,细心修复裂痕,精心点染希望。愿每一盏困顿的心灯都能被温柔点亮,愿每一个青春都能循光而行,不负热爱。

心灵,从来不是孤岛。
当暗涌的情绪被温柔托住,
再深的褶皱,也能被抚平成通往晴朗的路。
本期策划:四川电视台《社区观察》栏目组
特别鸣谢:泸州市逸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及袁语老师团队的全力配合与无私奉献。
所有在节目中真诚分享心声的来访者(伽逸、彤彤等化名)。
补充说明:正是他们的开放与信任,让我们得以窥见专业心理工作的温度与力量,让更多公众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助人自助”的理念得以生动传递。
【互动话题·期待你的声音】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本期《点亮心灯的人》是否也触动了您的心弦?
您如何看待袁语老师用曼陀罗绘画、笔记分析等独特方式进行心理疗愈?
在您的生活中,是否也曾感受到心理健康支持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您又有哪些期待或建议?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感悟与故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心理健康,传递温暖与力量!



《社区观察》
用心观察社区,用情关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