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组织的孵化和培育是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助燃剂,既能够健全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同时也能够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由成都市高新区馨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建华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了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联动盘活辖区内各种资源,发挥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寻宝挖掘社区能人
社区治理的核心是人。社区能人是指能够抓住团体希望和要求的实质,代表团体意愿,为团体行动,同时能够提供意见和方向的核心人物,有能够积极为社区、社区居民服务的热忱。
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之后,社工通过微信聊天,问卷征集,社区漫步,社区推荐,居民调研等多种方式,深入观察、接触和了解居民,并判断是否合适担当社区能人。主要了解居民家庭、性格、优势、为人处世等等,社工鼓励有公心的居民牵头成为社区骨干。同时借助服务契机积极招募居民志愿者,挖掘有热心、公益心、积极关注社区的一群居民代表参与到项目服务中,建华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由原先的20人扩展到50人,来自社区内20余个院落。先后寻找出马新民、陈福蓉、张昌琴等多名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志愿者核心成员。核心志愿者将服务由点及面,将服务成效真正落到实处,辐射范围更广,服务效果更好。
化零为整扩大队伍影响力
在初步接触居民之后。社工组建了建华社区志愿者队伍微信群作为活动发布的平台,在挖掘社区能人之后,按照不同类型为社区居民志愿者进行分类,形成多样的人才库,按照不同的类型开展相应的志愿活动。例如,热心为辖区内居民解决难题的居民组成“钥匙库”、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为社区院落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社区治理发展的“智慧库”、有文艺特长的居民组成“文艺库”,开展社区文艺教学、展示活动等等。在后期管理过程中不断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居民进行完善补充纠正,队伍组建成立后,前期社工与队伍核心成员见面并根据社区和居民反馈的公共性议题,社区实际需求沟通活动计划,与他们协商活动安排,承载社区居民精细化需求服务,后期以志愿者主导+社工提供专业协助的模式,扩大社区能人的影响范围,从社区自组织不断扩展到社区居民当中去。在志愿者项目施行的过程中,邀请社区民警姚警官为大家讲解反诈知识。针对辖区内老年人用药安全,邀请社区内居民黄老师为大家进行科普,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聚焦”一老一小”,围绕老龄友好社区社区建设,共开展品牌志愿活动15次,服务人数500余人。
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志愿服务可持续性
社区自组织组建完成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加持续、深入的进行自我管理,以达到社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运行过程中,社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建华社区志愿者进行激励。
一、能力建设激励。社工开展2次志愿者赋能坝坝会,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巧,结合成都“迎大运”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等活动,培养志愿者关于活动安排调配、志愿精神传递等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志愿者团队建设活动,例如2022年9月围绕老龄友好社区建设重点开展了重阳节游园会、2023年1月结合元宵佳节开展志愿者大型演出活动等,培养志愿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志愿者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志愿服务的快乐,从而对组织产生认同和归属感。
二、荣誉激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荣誉激励是最高的激励手段。活动后期,建华社区开展大型志愿者表彰会,评选出杰出志愿者、匠心服务奖、突出贡献奖、最美养老护理员、服务之星奖以及最贴心人民警官等荣誉称号,不仅提高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对其他志愿者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三、物质保障激励,虽然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大多本着自愿的原则,但非营利并不是一无所求。我们所提供的物质激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产生的精力、时间投入进行补贴,在活动结束后为志愿者准备一份切实有用的小礼品,如养生糙米礼包、葛根玉米粉、坚果套装等等。
以上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华社区志愿者对队伍的认同感,还维持并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但在对志愿者进行激励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激励的及时性,如果在志愿者从事服务很久之后才给予激励,效果不佳。二是要时刻注意志愿者参与社区互动的首要出发点应该是自愿,因此所有的激励方式都应该后置,避免让补贴或者物质激励成为志愿者服务的动机。
如今,志愿者和社工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社工沟通策划活动,志愿者具体实施。这种形式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推动和谐社区以及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推动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团结、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