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技能全员get!马鞍社区这场培训太实用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8-27
来源:金牛区马鞍社区

在模拟人教具前,社区居民们排起长队,只为亲手实践一次心肺复苏操作。2025年8月27日,驷马桥街道马鞍社区一场应急救护培训点燃了居民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终身受用的技能!”

图片
图片

“手臂要伸直,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2025年8月27日上午9:30,在马鞍社区省安装公司宿舍会议室里,特邀急救培训专家张老师正在指导居民们学习心肺复苏术。

这是马鞍社区联合成都市创想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安合伙人”安全自治队开展的“掌握急救技能,守护生命安全” 应急救护赋能活动现场。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织密筑牢社区生命安全防护网。

专业授课,枯燥理论变生动实践

活动伊始,社工与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单页,向居民普及应急救护基础知识,迅速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辖区民警随后强调了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重要性及意义。

图片
图片

紧接着,特邀急救培训专家张老师登场授课。她摒弃枯燥的理论灌输,采用“理论讲解+真实案例剖析”的模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将专业急救知识娓娓道来。

张老师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按压位置、深度与频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开机、贴片粘贴等关键操作,气道异物梗阻时海姆立克法的发力技巧,以及烫伤、止血、骨折固定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原则,还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避险要点。

图片
图片

讲解过程中还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居民们全程专注聆听,课堂互动频繁,学习氛围热烈浓厚,让急救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实操演练,居民变身“急救能手”

“光懂理论不够,会实操才管用。”——这成为了当天活动的金句5。

为确保居民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活动专门设置了实操演练环节。在张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居民们分组围在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机旁,轮流上阵练习心肺复苏与AED使用。

图片
图片

从按压姿势的调整,到按压深度是否达标、频率是否精准,张老师细致点评,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个人的操作标准有效。这种沉浸式的实操教学,不仅让居民们熟练掌握了急救技能,更有效提升了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底气与信心。

一位参与培训的居民感慨道:“这次培训非常实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这些方法,今天亲手操作才发现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就不会那么慌张了。”

图片
图片

赋能见效,筑牢社区安全根基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取得了多重成效。

一是让居民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在“黄金救援时间”里的关键作用,了解了实用的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填补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空白。

二是通过实操演练,居民在突发事件中的现场判断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

图片
图片

三是搭建了邻里交流互动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社区邻里间的互助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区风尚,为构建平安、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基础。

正如其他地区类似活动的参与者所说:“这次培训让我们学习了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急救知识,提高了大家危险防范意识,掌握了在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的技能。”

生命守护,社区安全的新篇章

马鞍社区此次应急救护赋能活动,是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各地社区都在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68。如胡埭镇红十字会联合马鞍社区开展了“普及急救知识、守护生命安全”关爱老年人急救知识公益小课堂;小金县红十字会携手美兴镇政府开展了“‘救’在身边,网格同行”应急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
图片

这些活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党组织统筹、多主体参与、全方位服务”的社区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居民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马鞍社区通过此次应急救护培训,不仅让居民掌握了救命技能,更编织起了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为社区安全增添了新的保障。

未来,社区将继续关注居民需求,开展更多实用的技能培训活动,为构建平安、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不懈努力。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