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社里的议事会,破解院落老大难!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8-23
来源:祠堂社区

一边是氤氲茶香,一边是热烈讨论。2025年8月22日上午9点半,成都少城街道祠堂社区的人民公园鹤鸣茶社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爱邻(20)议事—我参与”民忧沟通会正在这里举行。

图片

这不是普通的茶话会,而是一场带着方法、带着目标、带着居民真实诉求的基层议事实战培训。20余位来自社区的党群骨干齐聚于此,在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带领下,学习如何更高效、更规范地开展邻里议事,如何把“大家的烦恼”变成“大家的行动”。

“爱邻议事小课堂”:从“怎么议”到“怎么解”

活动伊始,博雅社工通过“爱邻议事知识小课堂”,系统讲解了爱邻议事的理念、流程与技巧。现场没有枯燥的条文,只有接地气的案例和可复用的方法。

图片

“议事不是抱怨大会,而是解决方案的起点。”社工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现实中组织一场高效、有结果的邻里会议。现场党群骨干们边听边记,不时抛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每次开会都是那几个人发言,怎么让更多人愿意参与?”
“议题散了就很难收,怎么办?”
“议是议了,但执行的时候又没人动……”

图片

这些现实困惑在互动中一一被回应。一场小课堂,变成了一场微型的“议事实战模拟”,大家逐渐清晰了自身的角色——不仅是参与者和倾听者,更是组织者和推动者。

人民意见征集:蚊子、垃圾、邻里关系…TA们说了啥?

课堂结束后,没有休息,直接进入“人民意见征集”环节。工作人员发放意见征集表,请大家结合自己所在院落的情况,写下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现场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不一会儿,一张张写满建议的表格被投入意见箱。这些问题看似细微,却直接关系到每一天的生活品质:

安全卫生类
夏天蚊子多、社区卫生死角清理不及时、楼道消杀频率低……

环境治理类
垃圾分类执行不彻底、投放点设置不合理、大件垃圾堆积无人清运……

院落管理类
车辆乱停、邻里噪音、公共区域占用、宠物粪便处理……

公共服务与纠纷调解
老年活动空间不足、物业响应慢、邻里矛盾缺乏快速调解机制……

图片

每一类问题背后,都是居民真实的困扰。一位骨干坦言:“我们院蚊子多到晚上不敢开门,老人孩子被咬得都是包。提了多次,但一直没彻底解决。”
另一位接着说:“垃圾分类刚开始大家还挺认真,现在又有点松懈了,还是要有人带头管。”

不只是“收集”,更要“行动”

本次坝坝会不仅仅是一场意见征集,更是一次基层治理能力的实训。祠堂社区与博雅社工通过这种轻松但不失严肃的方式,让党群骨干成为“民声传感器”和“治理神经末梢”。

图片

“之前开会总觉得流程乱、没结果,今天学了几招,回去就想试试。”一位大姐笑着说。
现场工作人员也表示:“这些问题我们不会置之不理。接下来我们将分类整理、分析研判,制定具体的整改清单和时间表,逐步推动落实。”

茶香与议事相遇,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选择鹤鸣茶社作为会场,并非偶然。茶社自带的松弛感和社区感,让议事不再拘谨,反而多了几分“自家事、商量着办”的亲切氛围。

图片

这种“在喝茶中议事,在议事中喝茶”的方式,正是成都基层治理越来越注重体验、注重融入百姓日常的一个缩影。

议是开始,行是答案

一场活动,20余位骨干,数10条建议——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下一步,祠堂社区将把这些声音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蚊虫少了”“垃圾清了”“邻里和了”成为真正的院落图景。

图片

我们也期待,更多这样的“茶社议事会”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展开,让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每一个问题都有回响。


作者:《社区观察》栏目组
摄影:活动现场供图
声明:本文内容全部依据社区提供素材原创撰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