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你家一周的塑料垃圾能挂满一整面墙?

四川电视台峨嵋电影频道《社区观察》
2025-08-23
来源:新南社区

夏末傍晚,凉风习习,新南社区的两个院落小区却比往常更热闹。8月20日至21日,一场名为“绿意新南·共塑新生”的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活动,悄然走进居民的生活。这不是一场简单发放传单的传统宣传,而是一次直击人心的视觉与认知冲击——关于塑料,关于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创造的“白色现实”。

图片

一幅巨画,揭开塑料的“一生之罪”

活动刚开始,不少饭后散步的居民就被一组巨型展板吸引驻足。什么是塑料垃圾?它们最终去了哪里?展板用清晰的图像和震撼的数据,静静诉说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真相:

全世界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其中近一半仅被使用一次就被丢弃。而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一次性塑料中只有不到10%被回收。它们进入自然环境,轻易不会“消失”,而是滞留数百年的时间,不断释放微塑料、污染土壤与地下水、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图片

“以前只知道塑料不环保,但没想到这么严重。”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轻声感叹。社区垃圾分类协管员站在一旁,耐心地向居民解释塑料从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人们心上。

一面绳网,挂出一周生活的“塑料真相”

如果说展板带来的是理性冲击,那接下来的一幕,则让许多居民直呼“不敢相信”——
协管员提前收集了一位普通居民一周所产生的全部塑料垃圾,把它们一一悬挂在麻绳网上,像一件件“展品”般呈现在大家面前:

图片

1个洗衣液瓶、2件废弃塑料玩具、3个奶茶杯、5个快递袋、9个矿泉水瓶、10余个零食袋、20多个塑料袋……
这,仅仅是一个人、七天的量。

“太吓人了!要是每家都这样,我们小区岂不是要被塑料淹没了?”一位老先生摇头说道。不少年轻人也举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以后再不敢乱买奶茶了”、“快递盒子真要好好回收”……无声的展示,却发出了最有力的倡议。

一只布袋,装出智慧生活的“减塑答案”

光指出问题不够,更要给出答案。
活动现场的另一块展板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买菜神器”:菜篮子、布袋子、网兜、甚至还有可重复使用的硅胶袋。“去超市总忍不住扯塑料袋怎么办?”“菜价签粘上撕不干净咋处理?”居民纷纷抛出日常困扰。

图片

协管员笑着建议大家:“多备几个不同大小的网兜,叠起来不占地方,装菜透气又方便,价签也可以直接贴在网兜上——回家一揭就行。”不少阿姨现场就表示,“明天开始就这么做!”

一双巧手,把“废物”变成心头好

谁说塑料垃圾注定被丢弃?
在小朋友最喜爱的环节,社工带领大家开展“塑料大变身”。零食包装袋被压制成迷你胸章,成了书包上的酷炫挂件;外卖袋加条拉链,秒变拼色手提包;塑料瓶裁剪缠绕麻绳,成了ins风花瓶;就连吸管也能做成泡泡器,蘸点洗衣液水,引得孩子们欢呼追逐……

图片

“原来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位爸爸一边帮女儿做手工一边感慨。透过创意,塑料重获了“新生”,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一场打卡,让减塑成为新的社区风尚

活动尾声,社工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加入新南社区“七日减塑打卡行动”,每月坚持七天,记录自己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的点滴努力。

图片

从自带杯买咖啡,到拒绝吸管;从用布袋买菜,到选择无塑料包装产品——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真切回应。

“绿意新南·共塑新生”,不只是一次活动的主题,更是一种正在发芽的生活理念。正如一位居民所说:“改变不是一个人的事,但可以从一个人开始。”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