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蒸腾的八月午后,荷花池街道北站社区62号院却人头攒动。2025年8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事调解在身边,和谐北站共创建”活动在此上演。当“金色助老”调解志愿服务队遇上新桥口腔义诊团队,一场实用与温情交织的社区治理实验悄然展开。
活动尚未开始,“金色助老”民事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的银发队员们已早早到场。他们利落地布置场地、摆放宣传册页,与新桥口腔的医护人员共同架起社区服务的“双平台”——一边是解心结的调解课堂,一边是护健康的义诊窗口。
随着社工用破冰游戏点燃现场气氛,资深调解员以三个“接地气”的案例打开了居民的话匣子:楼上深夜脚步声引发的邻里嫌隙、物业费催缴时的脸红争执、老人百年后的家产分配难题……这些带着生活烟火气的故事瞬间拉近了法律与居民的距离。调解员将晦涩的法条揉碎了讲,把调解步骤拆解得明明白白。
最热闹的当属“民事纠纷调解模拟剧场”。当志愿者化身针锋相对的“邻里双方”,资深调解员老张不慌不忙地拉开椅子:“咱们坐下慢慢说。”只见他精准抓住噪音纠纷的核心矛盾,几句话便让“怒气冲冲”的双方逐渐平静。围观的王大妈忍不住拍腿:“这调解员比电视剧里的还厉害!”
随后的法律知识抢答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调解必须双方自愿吗?”“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居民们争相举手,连坐在义诊台前检查牙齿的李大爷都含糊不清地抢答。每道题后的专业解读,让居民恍然大悟:“原来调解不是和稀泥,是门真学问!”
活动现场,拿着调解手册的居民转身就能享受专业口腔检查。新桥口腔的医生边检查边叮嘱护牙要点,刘阿姨拿着免费发放的牙具包笑得开怀:“今天既学了法律常识,又看了牙,真是双丰收!”
当调解服务队递上精心制作的《民事调解指南》,这份涵盖流程、优势、联系方式的便民手册,成为居民解决纠纷的“及时雨”。社区工作者穿梭在人群中,蓝马甲与志愿者的红袖标交相辉映,织就一张温暖的民生服务网。
这场充满巧思的联动服务,正是北站社区探索善治之路的生动缩影。当“金色助老”调解队成员用半生阅历化解邻里心结,当新桥口腔的白衣天使守护居民健康微笑,社区治理的智慧在资源链接中闪光。
未来,北站社区将持续携手专业力量,让更多“调解剧场”走进院落,让法治清风吹遍街巷。当居民捧着调解手册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解纷之道,更是对“遇事找调解”的信任与期待。 在这座老社区里,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份实用的指南、每一场生动的演绎,都在为“和谐北站”写下温暖的注脚。
社区治理的温度,就藏在这调解桌与义诊台的交汇处。当白发调解员轻拍当事人肩头,当牙医为老人细心检查,北站社区正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真正的和谐,始于对每个平凡需求的郑重回应。